中微子探秘:中国江门地下观测站启动粒子物理新篇章
在中国广东省的大狮山脚下,隐藏着一个探索宇宙奥秘的前沿科学设施——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站(JUNO)。这里,一列特殊的黄色列车搭载着预先批准的访客,穿越一条陡峭的轨道,深入山体内部,探访这座耗资巨大、历时十年建成的科研宝藏。
在中国广东省的大狮山脚下,隐藏着一个探索宇宙奥秘的前沿科学设施——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站(JUNO)。这里,一列特殊的黄色列车搭载着预先批准的访客,穿越一条陡峭的轨道,深入山体内部,探访这座耗资巨大、历时十年建成的科研宝藏。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取数。这座历时十余年建设的重大科学设施,将着手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未来十年内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微子质量排序。
中微子如幽灵军团般在宇宙中穿梭。这些几乎无质量的粒子极难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每年探测几十个从深空来的中微子,都需要在水中或冰中布设数千米规模的探测器。为了捕捉能量最高、最稀有的中微子,天文学家需要规划一个规模庞大的设施,将其命名为巨型中微子探测射电阵列
经过十余年精心筹备,世界最大规模的地下中微子探测实验装置——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站(JUNO)于8月26日正式开始数据采集。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人类在探索基本粒子奥秘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有望解答困扰物理学界近十年的重大谜题:中微子质量排序问题。
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天津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2、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 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4、【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中的文艺】《在太行山上》:
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10余年的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次运行的一个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的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在试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
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天津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2.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 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4.【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中的文艺】《在太行山上》:军民同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校长:人工智能不会取代自然科学领域科研人员,“任何人工智能都无法预测中微子质量”)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МИФИ)校长弗拉基米尔・舍甫琴科(Владимир Шевченко)表示,“任何人工智能都无法预测中微子质量”。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已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和建设,JUNO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下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JUNO在试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
海口半夜突然响起防空警报声,有居民吓得躲进地下室,当地人防办发布情况说明:系一学校广播故障触发播放应急信号。
苹果 iPhone 17 系列发布会邀请函发布。今年发布会将会在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凌晨 1:00 开始,主题是:前方超燃。预计本次发布会将推出 iPhone 17 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11 系列、Apple Watch Ultr
8月26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10轮赛事采取“预约+摇号”方式,顺利完成了共6场比赛的预约和抽签。市民和球迷可于8月27日10时后在“我的预约”模块中查看抽签结果,中签的市民和球迷还将收到短信提醒。请中签的市民和球迷在8月28日10时前点击“我的预约”模块进
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在试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
8月25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合肥市调研聚变能源未来产业。他强调,抢抓聚变能源技术突破关键窗口期,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聚变能源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步伐。
早期宇宙核合成是宇宙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成就之一,它描述了宇宙诞生后最初几分钟内轻原子核形成的物理过程。这一理论不仅成功预言了宇宙中氢、氦、锂等轻元素的丰度比例,还为大爆炸宇宙学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支持。在宇宙温度从十亿开尔文逐渐冷却的过程中,质子和中子通过一系
宇宙中存在的大多数物质都是不可见的,只能通过其对引力的影响来探测。这种物质被称为暗物质。相比之下,我们更熟悉的物质,从原子到行星再到人类,仅占所有物质的16%。这种物质被称为普通物质或“重子”物质,它们会发光,因此可以被观测到。然而,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以非常稀薄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这项技术可以对已知的物理定律进行压力测试,并探测坍缩恒星中心产生的大量中微子。这项名为CONUS+的实验结果7月30日发表于《自然》。
大多数中微子实验通常通过捕捉中微子与电子、质子或中子碰撞时产生的微弱闪光信号来捕捉这些神秘的粒子。但由于这些碰撞极其罕见,因此传统的用于捕捉中微子的探测器都体积庞大、质量高达几吨乃至上千吨,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靶材料来提升探测几率。
大家好,这里是科学黑洞,近日顶级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科学家发现了神秘的无线电信号,竟然来自南极冰下6000-7000公里深处,现有的科学体系无法解释异常信号,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又是谁发出来的?
本论文围绕宇宙中失踪的普通物质(重子物质)这一关键问题展开,详细阐述快速射电暴(FRB)作为新型宇宙探针,如何助力天文学家揭开失踪重子物质之谜。研究表明,借助FRB对宇宙网中普通物质分布的测量,发现约76%的重子物质存在于星系际介质中,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科学困惑